思明区公布农民工子女就近读公办小学申请办法
本报讯 (记者 佘峥)思明区教育局昨天说,秋季小学招生将满足片区内符合招生条件的所有常住户口孩子上公办小学的需要,并尽量腾出位置接收非本市户口农民工子女就学,也就是说,农民工子女能读的公办学校比以前多了。
思明区昨日公布了今年小学招生办法以及招生划片方案(见下表),和往年相比,片区只做微调,值得注意的还有,今年对辖区内48个新增楼盘里适龄儿童做了彻底摸底,划分招生片区。
招生形势
1.人数增加,名额仍然偏紧
经过了去年龙子龙女就学高峰之后,人们原以为今年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思明区教育局说,今年思明区小学招生形势仍然严峻,最直接的原因是常住户口呈现上升趋势。
思明区教育局教育一科科长方勇财说,截止到4月19日的摸底统计,今年辖区内要上小学的适龄儿童比去年增加600人,按照以往经验,从4月份到现在,还会有一部分新增人口。
预计今年思明区公办小学一年级可提供学额约7000个,其中,本市常住户口和政策性照顾对象(港澳台侨、引进人才等)子女大约5500人,非本市户口有1500多人。
思明区教育局副局长张越说,我们承诺满足片区内符合招生条件的所有常住户口孩子上公办小学的需要,并尽量腾出位置接收非本市户口农民工子女就学。
他进一步解释说,只要你能按片区就学,保证你有位置,但是,如果你要人为地择校迁户口,就不能保证了。
2.生源爆满的学校会更多
方勇财预计,今年出现生源爆满的学校的数量会更多,从目前看,除了片区内热得发烫的省示范小学(演武、外附小、第二实验小学、槟榔、大同、滨东、民立等)之外,群惠、梧村、滨北、前埔南区小学、松柏小学、松柏二小、金鸡亭小学等摸底生源数也大于招生数。换句话说,虽然公办学校可以满足常住户口孩子就学需要,但是仍然存在结构不平衡。
往年新增楼盘里孩子的上学是一个焦点,今年思明区对辖区内新增楼盘里适龄儿童数量做了彻底摸底,划分招生片区,思明区教育局要求学校和社区在发放通知书时,一定不要遗漏新增楼盘里的适龄儿童。
招生政策
1.符合“两一致”,购房并已入住的可先借读
总而言之,思明区的招生政策是在市里定出大框架下进行的,服务片区内招生对象必须符合“两一致”原则,即适龄儿童与父母或者父母之一的户口一致,实际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一致(适龄儿童及其家长户口所在地的住房是他们的实际住所)。
思明区教育局进一步细化了一些规定,例如,在思明辖区购买商品房,已入住并可申报户口的适龄儿童,所属片区学校在生源许可下应当接收,视为借读生,但必须提供购房合同、发票、可办理户口的证明等相关证件。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市小学招生最大的变化是对省示范小学的招生对象做了进一步的界定(详见本报“家有读书郎”在线聊透透
(http://sz.xmnn.cn)刊登的厦门市小学招生文件)。
2.学校不再开设特长班
从总体上看,小学首先要满足片区内常住户口、政策性照顾子女的上学的需要,接着要尽量满足非本市户口分农民工子女上学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思明区提出,在班生额允许的情况下,学校也可适当接收非农民工的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
所谓的政策照顾对象包括:港、澳、台、外籍生、华侨子女、受市、区表彰的“见义勇为”者子女、符合条件的市重点引进、柔性引进人才子女、境外捐资助学人士直系亲属及到我市投资、工作或置业的台胞子女等对象,这些政策性照顾对象都将由区教育局指导安排。
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今年思明区取消一些学校艺术特长班一年级招生。
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今年思明区取消一些学校艺术特长班一年级招生。
思明区2007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时间安排如下(不包括农民工子女就读):
●7月29日 公办小学在划定的服务片区张贴《招生通告》,并与社区居委会配合将《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送达适龄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
●8月5日至8月6日 公办小学招生
●8月23日 各校新生发榜
●8月30日 各校新生注册
备注: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报名时要带的材料:①《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②户籍证明,孩子与父(母)同一户籍的本市居民户口簿;③住房及居住情况证明;④其他证明材料。属于政策性照顾类别的,还需提供相关的证件(原件、复印件)、证明材料(原件)。



